這次為了帶全家大小一起去旅行真是考倒我了~因為好的旅館或飯店難找,還好朋友

介紹了我這間(玉露製茶民宿 (Yu Lu Tea Bed and Breakfast))真沒讓我失望~在這不僅住得舒服,服務人員都相當親切真

心覺得讓我有種賓至如歸的感覺,而且設備完善價格也公道,所以想介紹給各位參考一下

以下是 玉露製茶民宿 (Yu Lu Tea Bed and Breakfast) 的介紹 如果也跟我一樣喜歡不妨看看喔!

↓↓↓限量特優價格按鈕↓↓↓



商品訊息描述:



關於玉露製茶民宿









簡介









如果您想尋找一家交通方便的嘉義縣飯店,那沒有比玉露製茶民宿更合適的選擇了。 50 km之外便是市區內最繁華的地段。 飯店位置優越讓遊人前往市區內的熱門景點變得方便快捷。

玉露製茶民宿提供優質貼心的服務和方便實用的設施,贏得了客人的普遍好評。 飯店安排了所有房型皆附免費WiFi, 快速入住/退房服務, 可寄放行李, 公共區域WiFi, 代客停車,旨在為客人提供最舒適的體驗。

共有8家房間可供客人選擇,全部都給人以安靜典雅的感覺。 飯店配備的登山步道, 花園等娛樂設施必定會讓您流連忘返。 玉露製茶民宿地理位置優越,設施先進,是最熱門的飯店之一。







全部展開







收起



















服務設施摘要









套房飯店


網路









  • 所有房型皆附免費WiFi







  • 公共區域WiFi









交通









  • 代客停車







  • 停車場









陸上運動









  • 登山步道









寵物









客戶服務









  • 快速入住/退房服務







  • 可寄放行李







  • 旅遊行程









住宿內設施









  • 家庭房







  • 花園







  • 吸菸區







  • 公用交誼廳/視聽室









可使用語言













全部展開







收起

















政策













  • 入住客人的最低年齡要求為: 1 歲。


  • 提醒您: 加床規定依房型而異,請以各房型的「房型說明」為準。








請注意:若單筆預訂超過5間客房,可能會需要遵守其他相關規定以及符合額外的要求。









全部展開







收起

















實用入住資訊











上網收費: 0 TWD





停車費(單日): 0 TWD





前台服務時間至: 10:00 PM





客房總數: 8





最早可辦理入住的時間: 03:00 PM





最早可辦理退房的時間: 08:00 AM





最近裝修年份: 2015





最遲可辦理入住的時間: 10:00 PM





最遲可辦理退房的時間: 10:00 AM





樓層總數: 3





禁煙房/禁煙樓層: yes





距離市中心: 50 km





酒吧總數: 0





開業年份: 2002





餐廳總數: 0第一次出國





蜜月行




全部展開







收起













商品訊息簡述:



中國時報【許文貞╱台北報導】

曾在2010年以16歲之姿拍攝紀錄片《不想考基測》,獲得國藝會和公共電視「紀錄片製作專案」補助的楊逸帆,如今已經是21歲的大學生,即將赴美國深造。這部最早在2009年花了半年時間拍攝的6分鐘短片,經過7年的打磨,現在成為長95分鐘紀錄長片《學習的理由》,即將在8月上映。

「如果我留在體制內,我想我會是那種很乖、乖得像體制的劊子手那樣的學生吧!」21歲的楊逸帆,娃娃臉,的確看起來很乖,言談溫和,卻有超齡的成熟穩重。雖然像個平凡的學生,但在其他同齡的國高中生還在埋頭苦讀拚考試之際,他卻早已在拍紀錄片、辦教育工作坊和辦雜誌。

14歲開拍 記錄朋友

楊逸帆從小就在非常自由開放的環境成長,父母擔任教職,也是宜蘭縣人文國民中小學的創辦人,鼓勵學生適性發展。2009年,楊逸帆在人文國中念8年級時,有一次陪著媽媽去上社區大學的紀錄片課程,讓他興起藉由拍攝紀錄片來跟世界對話的念頭。

面對體制 無從選擇

楊逸帆於是拿起DV,拍攝下他當時最關心的議題:他的朋友,也是宜蘭人文第一批面對國中基本學歷測驗考試的9年級生。他總共拍攝了100多個小時,記錄朋友們從體制外走向體制內教育,在準備基測的過程中,對於學習、讀書、考試的思考,以及面對體制看似無從選擇的徬徨。

完成6分鐘的《不想考基測》之後,2009年底,一通來自課程老師、紀錄片導演吳汰紝的電話,改變了他和這部紀錄片的未來。「吳汰紝導演打電話來,要我在一周內寫完企劃書,去投國藝會補助。」吳汰紝也建議他,如果拍片只是為了交課程作業就太可惜,一定要繼續下去。「國藝會執行長江宗鴻也告訴我,你已經踏進了藝術的殿堂,我們會用專業的標準來看待你的作品。這可以說是我的轉捩點。」

為青年帶更多可能

獲得補助讓這部紀錄片不再只是楊逸帆一時的興趣,「我希望我在做的事能為台灣青少年帶來更多想像和可能,更不希望這部紀錄片只停留在單純青少年情緒抒發的層面。」在拍攝過程中,楊逸帆觀察到許多年輕人面對考試的痛苦和掙扎,他也曾數度短暫回到體制內的學校就讀,卻遭遇質疑和排擠。「但只要得到空間、機會和信任,我們都能夠好好發揮。」

#NEWS_CONTENT_2#



arrow
arrow

    pfhdhbvvt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